元文人印以元朱文为主。所谓元朱文印实际上是萌发于宋代,至元代吾丘衍、赵孟頫倡导最力的一种独特印式。还有“小篆精妙,当代独步,不止秦唐二李间”之美誉。赵孟頫虽然还不是一位集写刻于一身的篆刻家,但是他的书、画方面的精深造诣和对印章艺术的深刻思考,引导印章艺术步入传统的正道上来。他亲手篆写印文,交由印工完成的印章,形态优美,风格典雅,一反当时印章刻意追求形式主义的流弊,使宋代任何一位文人的印章均相形见绌。我们从赵孟頫遗留下来的篆书手迹,对照他的书画作品所用印章的文字可以看到,这类印章的篆文书体,与古玺印尽管形貌不同,却有其精神,可谓在传统印学基础上,变革当时印风,闯出的一条新路。其篆节风格明显受到李阳冰篆法的影响,笔势圆转流畅,线条工细劲健,无疲软之病,章法布白匀称稳妥,婉丽娟秀中透出高贵雅静的气质,一洗唐宋以来九叠篆的旧习,正是这种独特印式,影响了元一代朱文印的形式,而且为后世篆刻家所效法,并称这种风格为“元朱文”,亦称“圆朱文”。这些文字秀丽的印章蘸上朱红色印泥,钤盖在书画作品上,与书法、绘画相映衬,实开文人在书画等各方面全面用印之先河。
![]() 元.布衣道人[吾丘衍] |
![]() 元.吾衍私印[吾丘衍] |
![]() 元.赵氏书印[赵孟頫] |
![]() 元.赵子昂氏[赵孟頫] |
![]() 元.赵孟頫印 |
![]() 元.赵[赵孟頫] |
![]() 元.松雪斋[赵孟頫] |
![]() 元.松雪斋图书印[赵孟頫] |
![]() 元.方外司马[王冕] |
![]() 元.王冕私印[王冕] |
![]() 元.会稽佳山水[王冕] |
![]() 元.王元章氏[王冕] |
元花押印
![]() 宋.京 |
![]() 宋.适 |
![]() 元.画押字 |
![]() 元.太清 |
元.大吉[押] |
![]() 元.琵琶形押 |
![]() 元.清河郡 |
![]() 元.鱼 |
![]() 元.瓶形押 |
![]() 元.葫芦形押 |
![]() 元.李[押] |
![]() 元.邵 |
明清名家 邓石如(1743-1805)作品欣赏
![]() 完白山人 |
![]()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我书意造本无法 |
![]() 家在四灵山水间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意与古会 |
![]() 笔歌墨舞 |
![]() 淫读古文 曰闻异言
|
![]()
(附边款:古浣) |
明清名家 巴慰祖(1744--1793)作品欣赏
![]() 巴氏 |
![]() 子安 |
![]() |
![]() 栎阳张氏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己卯优贡辛巳学廉 |
![]() 下里巴人 |
明清名家 汪关作品
![]() 元功 文起 [两面印] |
![]() 董其昌印 |
![]() 逍遥(消摇)游 |
![]() 塞翁[联珠印] |
![]() 春水船 |
![]() 钱谦益印 |
![]() 戴襄 |
![]() 赵宦光印 |
![]() 归昌世印 |
![]() 朱谭印信 |
![]() 王时敏印 |
![]() 张维申印 |
汉吉语印
吉语印就是把吉利语刻成印章。这类印起于战国而汉代最盛。因为古人拜天信神,做事多尚吉祥,故专门将-些带有吉祥意义的词语刻入印章,以图吉利。吉语印的王要内容各朝代也有其特色,战国时多在三个字以内,如“昌”、“正行”、“得志”、“行吉”、“有千金”等;秦代常见“和众”、“敬事”、“相思得志”、“思言敬事”、“宜民和众”等。汉代一般为“日利”、“今日利行”、“日入千万”、“长富贵、乐毋事”、“永寿康宁”、“利行”、“日利长年”等。其中有一枚“绥统承祖,子孙慈仁,永葆二亲,福禄未央,万岁无疆”二十个字的朱文圆形吉语印,可谓词藻华美、吉祥无比了。在有的吉语印中,还饰有龙、虎、双鲤等吉祥图案,印面活泼多姿。宋、元之际盛行的成语印,实际上是吉语印的翻版。内容常是一些文雅的词句,后世篆刻家将其发扬光大,形成篆刻艺术主流——一种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造型艺术。
还有一种刻有“黄神越章”、“天帝神师”、“黄神之印”等道教用词语的印章,一些道家和信教者将其随身携带,作为辟邪降魔、消除灾难之用,有称之为厌胜印。
![]() 利行 |
![]() 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 |
![]() 万年 |
![]() 日入千金 |
![]() 宜子孙 |
![]() 日利十千万 |
![]() 宜子孙 |
![]() 日利 |
![]() 长幸 |
![]() 绥统承祖, 子孙慈仁, 永葆二亲, 福禄未央, 万岁无疆。 |
![]() 长吉 |
汉私印
汉私印,数量极多,形式丰富。在文字、材料和制作方法上与汉官印基本一样,只是尺寸略小,其用途、形制更加广泛,艺术特色更加突出。在小小的方寸之间融进了万千气象,印工们精湛的技艺,杰出的构思,创造牲地发展了印章的艺术形式。如朱白相间印,利用感观错觉,造成比重均衡,轻重得当,浑然一体的视觉效累;回文印的独特章法,四灵印文字的瑞庄与吉祥物的生动活泼对映成趣;肖形印的古朴醇厚,栩栩如生的人与动物形态;缪印和鸟虫篆的盘曲自如,奇丽多姿等。总之,汉私印以它洋洋大观的形式,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,令人在高古新奇、生动沉稳、浑穆玲珑中,产生印章艺术美的享受。这里只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字印。而肖形印、鸟虫篆印则另篇单独欣赏。
![]() 徐骏之印 |
![]() 高霸之印 |
![]() 王凤私印 |
![]() 杨武私印 杨子方印 |
![]() 张君宪印 |
![]() 闵喜 |
![]() 朱聚 朱长孺[两面印] |
![]() 张毋巳[两面印] |
![]() 赵多[四灵印] |
![]() 徐成舒徐仁[四灵印] |
古肖形印
![]() 骑 |
![]() 搏斗 汉 14*14mm |
![]() 坐骑 汉 15*13mm |
![]() 双兽 汉 32*25mm |
![]() 人 汉 14.5*14.5mm |
![]() 驯兽 汉15*15mm |
![]() 坐骑 汉 12*12mm |
![]() 门阙 汉 17*17mm |
![]() 虎 汉 |
![]() 斗舞 汉 |
秦私印
秦代的私印,也以凿制为多,形状上长方形的比方形的多,也有椭圆形、圆形的。印面亦加有边栏界格。无论何种形状,体积都较小,俗称“秦小印”,印文笔画秀美可爱,字体依形附势,随遇而安,结体疏朗茂密相融,极为和谐统一,且凿刻技艺精湛,显示治印工匠高超的应变能刀和工艺技巧。
秦私印中正方形与圆形印,凿制精细,字体遒丽端雅,这类印文字更接近同时代凿刻的诏版铭文特点。方形、圆形中的两字小印,由于被安排在左右狭长的界格之内,因而体势修长,线条优美。印文雍容舒展,婉转自若,布白上部敛收,下部疏放,加上印工们娴熟的凿刻技术和铜质印坯的特色,行转精巧自如,刀情笔意俱全,玲珑剔透,令人不忍释手。
![]() 申晐 |
![]() 唐为 |
![]() 张黔 |
![]() 赵愿 |
![]() 胡赞 |
![]() 州越 |
![]() 梁兕 |
![]() 张难 |
![]() 赵得 |
![]() 张隗 |
![]() 王金 |
![]() 杨遗 |
(本文内容均系转载)
文件格式转换工具:点击下载